維生素A(Vitamin A)
化學型式
維生素A有許多活化型:
視紫醇(retinol):維生素A、維生素A醇
視紫酯(retinyl ester):維生素A酯
視紫醛(retinal dehyde):維生素A醛
視紫酸(retinoic acid):維生素A酸
特 性
1.淡黃色結晶,可溶於脂肪及脂性溶劑中,不溶於水。
2.對熱及鹼相當安定。
3.在光及酸的環境下不穩定易受氧化。
4.所有維生素A的來源為植物所含的類胡蘿蔔素。
具有維生素A活性的類胡蘿蔔素包括α-胡蘿蔔素、β-胡蘿蔔素、γ-胡蘿蔔素、在這些先質中以β-胡蘿蔔素存量最大也具有最高的生化活性。理論上一分子β-胡蘿蔔素可產生二分子維生素A,但由於生理轉換率低,,β-胡蘿蔔素的生化活性只有維生素A的一半,其它類胡蘿蔔素只有β-胡蘿蔔素的一半。
測 量
美國食品營養局建議以視網醇當量(RE)取代國際單位。
1RE=1μg視紫醇(3.33IU)=6μgβ-胡蘿蔔素(10IU)=12μg其它類胡蘿蔔(10IU)
吸 收
膽汁可加速維生素A及類胡蘿蔔素的吸收,因此若食物中脂肪含量很低時,或膽道阻塞時,維生素A及類胡蘿蔔素的吸收會嚴重受阻。在腸道中維生素E可以防止維生素A過度氧化。
視紫醇在消化道中可被完全吸收,而胡蘿蔔素大概只有1/3被吸收,而吸收的β-胡蘿蔔素只有1/2轉換為視紫醇,因此實際吸收率只有1/6,其它類胡蘿蔔素只有1/4被吸收,所以實際吸收率只有1/12。
貯存及運送
由乳糜微粒運送至肝的維生素A可被貯存下來。維內維生素A的貯存量約有90%存於肝臟中,其餘存於腎、肺、腎上腺及脂肪組織中。
當貯存的維生素A由肝釋出以供其他組織利用時,它會先與視紫醇結合蛋白及前白蛋白結合後,而在循環中運送。血清中維生素A的正常濃度為20-80mg/100cc。
功 能
1.形成視覺
視網膜含二種光接受器:柱細胞─主管黑暗中視覺,錐細胞─主管明亮時視覺及顏色的感受。在黑暗中,柱狀細胞內蛋白質與維生素A結合形成視紫質,在光亮時,蛋白質與維生素A分裂,引發神經衝動,經由視神經傳至腦部而產生視覺。
2.維持上皮細胞的完整
可合成黏液的組成(如黏蛋白),黏液分泌可保持表皮細胞的完整性,特別是眼睛、口腔、及腸胃、呼吸以及泌尿道的黏膜細胞。
3.骨骼及牙齒正常發育所必需
4.提昇免疫
由於維生素A可促使各器官的上皮組織完整健全,因此可增強扺抗傳染病細菌侵入的能力。
5.抗癌
研究顯示,維生素A酸可用於治療皮膚,肺,膀胱或乳房黏膜處的癌細胞,其抑制的效果為預防前期惡性腫癌的生長,而非抑制己開始蔓延的癌細胞生長。
建議量
RDNA:
嬰兒1400~3800IU 兒童/青少年3800~4600IU 成人男性5000IU 女性4200IU 懷孕Ⅲ期+850IU 哺乳+3000IU
DRIs:
嬰兒400ug(1332IU) 兒童/青少年400~650ug(1332~2165IU) 成人男性600ug(1998IU) 女性550ug(1831IU) 懷孕Ⅲ期+100ug(333IU) 哺乳+400ug(1332IU)
來 源
動物性:肝臟、魚肝油、牛奶、奶油、乳酪。
植物性:
黃色蔬菜-胡蘿蔔、甘薯、冬瓜、南瓜。
深綠色蔬菜-菠菜、蕪菁菜、甜菜、蘿蔔葉。
黃色水果-杏、桃、甜瓜。
缺乏症
1.夜盲症
在昏暗的光線下無法看得清晰。
2.乾眼症
結膜乾燥,接著角膜乾燥而混濁,此階段若是補充維生素A仍可恢復正常,若角膜乾燥症進行到角膜深層組織,穿孔、角質軟化、結疤而致失眠。
3.表皮變化
維生素A供應不足時,會導致全身表皮組織角質化,會使具上皮細胞的器官如眼睛鼻腔、鼻竇、中耳、肺及泌尿道感染率增加。維生素A嚴重缺乏時,毛囊過度角化,皮膚變得粗糙,乾燥而鱗屑化,角化的表皮會使皮脂腺栓塞,皮膚上出現雞皮樣的小疙瘩,會出現於上臂、大腿、肩膀、背、腹而至臀部。
毒 性
成人攝取超過50000IU,幾個月或幾年後即會發生毒性。幼童每天超過20000-60000IU,持續1-3個月即可發生毒性。中毒症狀為厭食、易激動、皮膚乾燥而脫皮、毛髮脫落、骨及關節疼痛、骨易碎、頭痛、血鈣過高以及肝脾腫大。
最近更新 :
瀏覽次數 : 6232